自閉症基本上是一種先天性的發展問題,因此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這種問題,因此通常需要藉助教育手段(特殊教育)來教導自閉兒學習適應性的行為。醫療上會有藥物治療的建議,通常是針對自閉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與他人互動時所出現的情緒行為症狀來處方,通常是治療標的症狀,而非根本治療其問題。雖然是治標不治本,但是必要時還是需要使用藥物來減少干擾情緒及行為。
另外在處理自閉兒的情緒行為,或者在協助其情緒行為成長時,也需要藉助一些非藥物的治療方法,多少有輔助的效果。
治療方式
(一) 行為療法(應用行為分析)
應用行為分析(ABA)是一種「分段完成目標」的方法,利用代幣和獎品當作獎勵,是近年來自閉症教育治療中最常採用且有效的方法。應用個體自發性的反應行為,及所謂的操作制約,來改善與去除自閉症狀與不適應行為或者形成適應行為與日常生活自理及專業技能。 藉由個案之觀察紀錄,分別將A刺激(情境)、B個案反應(行為發生的經過或表現)、C結果(老師或家長的處理方式)此三方面做成A-B-C行為觀察紀錄表,再透過行為分析、功能評量及行為支援計畫的發展,運用輔導技巧,找出良好的解決策略,以改善孩子的偏差行為,從而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並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與習慣。
(二) 感覺統合療法
感覺統合失調乃是由於腦功能障礙,無法將人類的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及肌肉關節動覺等五種基本感覺的刺激加以統合並適切反應。感覺統合療法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以上幾種感覺刺激的輸入,並適當的控制,讓孩童依內在驅策力引導自己的活動,自動形成順應性的反應,藉此促成這些感覺的組合和統一。
(三) 遊戲治療 遊戲療法(play therapy)
是基於心因論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對於兒童無法完全明確的使用語言表達及理解的情況下,治療者用兒童能夠以身體機能表達心理內在的遊戲取代語言做為溝通的方法。在遊戲的過程中,兒童可了解人我之分別,並學習人際社交技巧,培養社會適應力。遊戲治療的目的就是藉遊戲的特質發揮兒童本身的自我治癒力,以抒發內在的情結,使人格得以正常發展。
(四) 藝術治療
自藝術治療即一般所謂的繪畫治療。其目的是藉著繪畫及其創造性的自由表現活動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衝突呈現出來,並且從繪畫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效果。
(五) 音樂治療
音樂療法可分為團體治療與個別治療;運用的治療工具為各式各樣可以發出聲音的樂器及替代品,讓自閉兒藉由即興、自由的敲打演奏以達到自我宣洩、解放及自我表現的目的。音樂治療可協助自閉者集中注意力、培養想像力、穩定情緒、促進社會化與語言互動、發展新的休閒技能。
(六) TEACCH自閉症結構性教學
結構性教學係指物質環境的結構、作息時間的結構、個別工作結構、以及視覺結構等四種組織所構成的教學設計。
1、物質環境結構:明確區隔教室空間為獨自學習區、轉換區、遊戲區及團體學習區。各區域佈置清楚畫界分明易辨認,有利學生確認不同活動需要在不同區域進行。
2、作息時間結構:標準的作息時間有多種的編排方式,作息內容的呈現方式以符合自閉症者的特徵及需要為前提。
3、個別工作結構:依學生功能強弱將每一時段的學習內容進行工作分析,製作卡片以傳達該時段之活動順序與內容。目的在有效的獨自學習之外,最重要的是讓自閉症幼童從個別結構中學到「完成」的概念。此概念是自閉症者所欠缺的。
4、視覺結構:活用自閉症的視知覺優位,以彌補其欠缺處理環境情報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能力之基本特質。運用視覺澄化(visual clarity)、視覺組織(visual organization)及視覺教導(visual instructions)等視知覺的方法輔助自閉症學生有效而快速的學習新的興趣。